呼吸道過敏及嚴重氣喘免疫治療

過敏性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徵是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支氣管上皮損傷和氣道高反應性 (AHR),其由致病性多發性氣道炎性病原體引起; )[NAT MED 18:716-725 (2012)]。

category_img01.jpg

治療敏的方法有藥物治療與免疫治療,藥物治療主包括: 抗組織胺和類固醇等,主要為減輕症狀,但無治病效果;而免疫治療是WHO認可治療過敏方法,乃長期規則性多次給予過敏原(如塵蟎),使體內免疫反應逐漸改變,藉以減低敏感度,有時也稱減敏療法,其將過敏萃取物,經皮下注射、舌下或口服多次接種,而皮下接種免疫治療為傳統的免疫方法,缺點為高頻率皮下注射(每週兩次連續六個月),且有過敏休克(Anaphylactic shock)的風險。舌下給藥自2000年以來在歐洲已被接受為標準的治療方法,在美國近幾年來亦開始進行舌下給藥試驗和標準治療制定,而口服接種亦有廠商開發中。舌下給藥過敏原研究發現經由黏膜接種可以誘導抗過敏原的IgG和IgA抗體而非IgE抗體,因此可以達到治療效果同時降低危險性。



目前國際生技製藥廠應用免疫調節劑在黏膜免疫的過敏治療仍屬初期研發階段,如:利用幾丁質或LTB混合過敏原、接合過敏原經由口服或其他方式接種。目前所知LT或CT或其衍生物可誘發較強之黏膜反應,可應用於黏膜投與藥物,然野生型的LT或CT仍具毒性,皆不能應用在舌下或口服的產品開發。昱厚開發免疫調節蛋白藥AD17002-AI 單獨或混合塵螨萃取液,投予過敏的老鼠動物模式來評估預防和治療塵螨過敏的有效性,實驗發現AD17002-AI可有效提升接種動物之黏膜IgA抗體和血清IgG抗體的產生,並減少過敏原接種次數。目前AD17002-AI已於2019年完成噴鼻塵螨過敏性鼻炎治療臨床一/二期試驗,於兩週內投藥三次並觀察八週,試驗結果證實其安全性,並觀察到投藥兩小時改善鼻腔發炎症狀、持續至少四週之趨勢。

氣喘是一種發炎性呼吸道疾病,全球有超過3億人患有氣喘,台灣亦約有200萬人患此疾病,患者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目前氣喘治療藥物多以症狀緩解或免疫抑制為主,昱厚AD17002則是透過與現有藥物不同的免疫調控,藉由誘導呼吸道上皮細胞產生第一類干擾素等機制,進行包含嗜酸性白血球在內等發炎因素的調控,效果亦於動物過敏氣喘模型試驗中得到證實;當患者使用原藥物已無法穩定控制病症時,利用不同機制藥物使病情得到控制與改善,並且預期減少用藥量至每週兩次以下,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另外,鼻噴劑型自我操作簡便且不須施力吸入,局部投藥也預期將比針劑、口服等系統性投藥有著更少的副作用。新藥AD17002用以治療嗜酸性白血球型嚴重氣喘二期臨床試驗進行中,預計第2024下半年取得結果數據。



繁體中文
English
简体中文